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科由我国著名化学家张大煜先生于1949年创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建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ESI国际排名进入1‰,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学科先后经历了基础化学教研室、化学系和化学学院等不同发展阶段,七十多年来为化工和其他近化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化学学院以基础人才培养和前沿研究工作为特色,注重理工融合,培养了一大批兼具基础与应用特色的专业人才,正在稳步成长为我国化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定位国内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学科结构,着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科以新物质的创制为核心,从清洁能源的高效生产到转化利用、从分子的智能设计理论到精准的合成路径,从疾病的细胞水平检测到靶向治疗,开展系统创新,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00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教授研究员2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6人、讲师1人。在站全职博士后15人。学院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高层次和青年人才称号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11人获宝钢教育奖获得者

化学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人才培养方面,建有应用化学首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招生试点改革专业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基础化学实验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多年位列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前三。面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学院注重强化课程、教材、实践项目和教师队伍等核心要素建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及实验、化学与社会等6门课程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精品课、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仪器分析、基础化学实验2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一流课程。8门课程自编教材全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物理化学教材获评辽宁省优秀教材,高占先教授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基础化学课程和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两个教学团队双双获评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2014年以来,学院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化学学院坚持面向学科前沿,开展科学创新;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技术创新。目前学院科研研究领域涵盖了能源化学、催化化学、智能化学、生命分析、化学生物学、绿色合成、功能材料等现代化学的各主要领域,已经形成特色研究方向,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相继在ScienceNatureNature ChemistryNature Ener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承担了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重点领域项目、中石化、中石油、中核等央企合作项目,科研经费逐年增长。研究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化学学院现有一流的科研硬件平台,购置了固、液态核磁、飞行时间质谱、原子力显微镜、时间分辨光谱、X射线衍射等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价值1亿多元,同时学院建立了科技部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大连市多源固废化学精细识别技术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大连市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在服务社会方面,一批先进技术在企业得到应用,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效益,为国家和东北地区在本领域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基于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废液和医院污水可移动应急处理方法示范装置已在大连市相关医院试用,自来水处理技术应用于葫芦岛市供水系统,钙钛矿太阳能技术实现了大额成果转化,柴油分析与延寿技术应用于中核核电站的安全保障体系,系统运行良好。微流控芯片技术转化的产品已经应用多家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

依托人才,广交四海。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依靠外籍教师、海外短期人才、招收外国留学生和国家公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国际间交流项目,一批具有实体性的合作研究平台和合作研究项目正在深层次推进,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圣地亚哥分校、纽约州立大学、阿拉巴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等学校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有效提升了国际学术声誉和综合竞争力,开始彰显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科研的交叉及对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数据截至20245月)